1)節能減排是國際社會應對環境污染、氣候變化的廣泛共識與一致行動,軸承減摩化將不斷升級。
2)在高速化成為提高電動機(特別是新能源汽車驅動電動機)、壓縮機等動力機械功率密度的主流趨勢推動下,軸承速度性能將進一步提升。
3)魯棒性將擴展成為許多軸承的基本技術要求。
4)智能軸承使簡單機械都可以實現數字化和物聯網,因此,智能軸承被稱為是“與工業4.0無縫對接的產品”,這一言簡意賅、直達本質的定義,預示著智能軸承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,而內嵌式、微型化、多參數、多功能無疑是其最主要的技術特征。
5)同時可承受徑、軸向聯合載荷的圓錐滾子軸承徑向截面小,特別適用于輕量化發展趨勢的滾針軸承以及18,19尺寸系列的深溝球軸承、角接觸球軸承等,將會繼續擴大其應用。
6)隨著方便運維的密封軸承更廣范圍的滲透,高性能(長壽命、低噪聲、寬溫域、環保型等)潤滑脂的研發仍將是一個持久的“熱點”。
7)保持架長期處于軸承研究中的“薄弱環節”,隨著對其在軸承性能提升中制約作用的認識不斷深化,關于新型保持架的設計、材料及加工技術研究將保持較高的活躍度。
8)導入表面疲勞模型的軸承壽命理論,不久將可能成為新的軸承壽命計算準則,納入國際標準。
9)基于大數據應用和模型算法的完善,軸承剩余壽命的預測將會更加精準化,并走向實用化與工具化。